木耳镇来历

木耳镇的地名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据文献记载,木耳镇因场镇后两千米处的几大片石头形如鲜活的木耳而得名。这些石头因其形状酷似木耳,使得当地居民形象地称其为木耳,进而将此地命名为木耳镇。

具体来说,木耳镇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人们发现场镇背后有一大石头长得很像一朵木耳,此外,场后左边近2公里处生长着几大片石头,很多长相均像鲜活的木耳。因此,当时的老前辈就以形象的石头为场名。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正式设立木耳镇。

木耳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变更。民国十八年(1929年)始置木耳镇,民国30年(1941年)改称木耳乡。1949年12月,江北县解放后,木耳乡划为第五区管辖。1950年10月,建立乡人民政权,并成立乡人民政府。1952年1月,第五区改为第七区时仍隶属乡所辖的有1村、2村、3村等17个村。1953年改名为街道、新合、黄桷、四花、复坪、大堡等。1983年,木耳公社改为木耳乡。1994年1月,白云乡、木耳乡合并建木耳镇。2003年6月,石鞋镇并入木耳镇。

综上所述,木耳镇的地名来源于其地理特征,具体为场镇后两千米处的几大片石头形如鲜活的木耳。木耳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变更,最终于1994年由白云乡和木耳乡合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