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油脂变质

腊肉油脂变质的主要表现为 口感变差、产生异味、颜色暗淡以及过氧化值升高。以下是具体的变质迹象和原因:

口感变差 :腊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水分含量大或储存环境潮湿,会导致肉质变硬,口感变得水韧难嚼。

产生异味

油溢味(哈油味):

由于腌制时盐分不足或保存不当受潮受污染,加上长时间存放,导致脂肪酸败变质,产生浓厚的“油酸”味。

肉酸味:腊肉中的油脂已经酸败变质,不宜进食。

哈喇味:过氧化值升高,导致油脂氧化,产生异味。

颜色暗淡:

腊肉表面或缝隙长斑长霉菌,肉色暗淡,说明腊肉被水气污染,潮湿长霉菌。

过氧化值升高: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腊肉储存不当容易使过氧化值升高,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根据GB 27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规定,腌腊肉中的过氧化值不得超过0.5g/100g。

建议

正确储存:腊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且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延缓油脂氧化和变质。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腊肉的保存状态,如果发现表面有潮湿感、霉菌生长或异味,应及时处理,避免食用变质腊肉。

使用食用油保存:在腊肉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可以隔绝空气,延缓油脂氧化变质。

控制储存温度: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应提前将温度调至2 - 4℃,以延缓腊肉变质,同时避免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