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长不齐的原因
金针菇长不齐的原因主要是 出菇期管理不当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蕾期管理
采取催蕾管理措施,将菇房门窗打开,增强光照和通风。
向空间喷雾状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增高到90%左右,降温至10℃左右。
松动袋口,以诱发菇蕾的发生,但这时一定不能把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撑开,以防培养料水分蒸发,影响菇蕾形成。
驯养期管理
当子实体长到1厘米左右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湿度控制在75%左右。
为了对子实体进行驯养,需要将温度适度提高6~8度,等到驯养结束之后,再将温度提升一些,以加快菇体的生长速度,使生长更整齐。
伸长期管理
在菌体长到1~2厘米的时候,需要对菇房的湿度做出一定的调整,最好控制湿度在70%左右,过高过低都会对子实体的生长造成影响,导致出菇不齐。
中期管理
若部分菇长的过长,影响其它菇的生长时,需要对过长过大的菇进行摘帽处理,即摘去菌盖,抑制其过度生长,从而尽可能达到生长平衡的情况。
环境条件
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不适宜,常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失去常态,产生畸形。
综上所述,要使金针菇生长整齐,关键在于合理控制出菇期的管理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如催蕾、驯养和摘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