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分离菌种

金针菇菌种的分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白色子实体获取

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出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

菌种分离培养

使用火灼烧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然后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

在22-25°C下培养2-5天,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2-3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5-8支,在22-25°C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并编号为F3W4。

菌种纯化与保藏

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冷藏装置内,在4-6°C下保藏。

菌种鉴定

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2-25°C黑暗下培养7-8天,再在光照下培养5-6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出菇鉴定:培养基组分为棉籽壳80%、麸皮1-20%,料水的重量比为1:1.1:1.3。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获得金针菇的白色变异菌种,并进行纯化和保藏。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以确保菌种的生长和鉴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