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菇柄长菌丝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的现象,通常被称为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 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可能会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的情况。菌柄会伸长到一定长度,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最终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同于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

发病原因

金针菇丛枝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环境因素:

通风不良:

菇场空气不流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不足。

湿度过大:

过高的湿度会抑制菌盖的生长。

温度不适宜:

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5-1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为了预防和控制金针菇丛枝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改善通风条件:

保持菇场空气流通,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供应。

控制湿度:

适当降低菇房湿度,避免过湿环境。

适宜的温度管理:

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促进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适当的光照刺激:

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有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分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金针菇丛枝病的发生,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