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点豆腐是什么意思

卤水点豆腐是一种 制作豆腐的关键步骤,其原理是利用卤水中的盐卤(主要成分为氯化镁)作为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凝聚,从而形成豆腐脑,再通过挤压出水分,最终形成豆腐。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黄豆浸泡:

将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

磨豆浆:

将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并滤去豆渣。

煮豆浆:

将豆浆煮开,此时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胶体”。

点卤:

向豆浆中加入卤水(盐卤或石膏),卤水中的成分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迅速聚集在一起,形成豆腐脑。

成型:

将豆腐脑挤压出水分,形成豆腐。

卤水点豆腐的关键在于控制盐水量和温度,以确保豆腐的质量和口感。用卤水做凝固剂制作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被称为老豆腐或北豆腐。

此外,“卤水点豆腐”还有一物降一物的含义,比喻某种事物专门制服另一种事物,这一成语出自《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