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表皮质壁分离

洋葱表皮的质壁分离是一种 通过渗透作用使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以下是该实验的详细步骤和原理:

实验步骤

选材 :选用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以便于观察。

制作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

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最好撕取单层细胞,避免细胞重叠。

将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水滴中,平展开来,然后加上盖玻片。注意避免表皮卷曲和产生气泡。

加盖玻片时,要从一侧大约45°角放下,确保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充满清水,挤出空气。

观察初始状态: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中央液泡较大,呈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

诱导质壁分离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或30%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观察现象,液泡由大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两次。

观察现象,液泡的颜色比刚开始要深,原生质层逐渐贴向细胞壁,细胞大小恢复原来大小。

实验原理

质壁分离的原理是利用渗透原理使细胞失水。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是紧贴在一起的,但它们之间存在半透膜,即原生质层。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导致细胞失水。由于细胞膜的伸缩性较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细胞膜会收缩,而细胞壁则保持原来的形状,从而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质壁分离和质壁复原的过程。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颜色变深;质壁复原时,液泡变大,颜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向细胞壁,细胞大小恢复原来大小。

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撕取的洋葱表皮必须是单层细胞,避免细胞重叠。

2. 制作装片时要确保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充满清水,避免气泡产生。

3. 滴加蔗糖溶液时要缓慢,以便细胞充分吸收。

4. 观察时要保持显微镜的稳定,避免移动装片导致观察不清。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理,可以成功地观察到洋葱表皮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复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