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金针菇的
大棚种植金针菇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金针菇。以下是大棚种植金针菇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
栽培季节与温度
金针菇属于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培养料与灭菌
培养料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原料,如棉籽壳、麦麸、玉米面等。培养料最好使用120℃以上的温度进行常压灭菌,一般情况下灭菌10-12小时即可,但为了提升产量,可以将时间延长到13-18个小时。
装料与发菌
在装料时,最好两头接种,而且要各留15厘米的筒膜,装好之后要扎紧袋口,然后卧式摆放4层左右发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出菇的质量,还能节省菇房的面积。
菌丝体生长管理
播种后10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撒石灰水促进萌动。播后在大棚上或阳畦上加盖草帘保温。在7-10℃条件下,15天左右菌丝就长满整个畦面,30天左右菌丝就深入到料面下5厘米左右,40天就可以揭膜通风催蕾。
出菇管理
当金针菇长到1-2厘米时,去掉料面上的地膜,保持湿度在90%以上,大棚每天通气1-2次,每次20分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0.11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