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先期抽薹

芹菜先期抽薹是指芹菜幼苗在长出一定数量的叶片后,在低温条件下形成花芽,并在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抽出花薹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越冬春芹菜和春芹菜上,会导致叶柄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纤维增多,降低食用品质,影响经济效益。

发生原因

低温条件:

芹菜幼苗在2~3片真叶后,经过春化阶段,遇到10℃以下的低温,并持续10天以上,容易发生花芽分化。

光照条件:

在长日照和高温环境下,芹菜容易抽薹。

种子因素:

陈旧或质量不佳的种子容易使芹菜提前进入抽薹阶段。

播种时间: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芹菜的生长,导致先期抽薹。

防治方法

优选品种:

选择抗寒性强、冬性早、抽薹迟、生长势旺、品质好的品种,优选新饱满的种子。

适时播种:

露地播种育苗的芹菜可于4月中下旬选晴天播种,大棚育苗应提前覆膜烤畦,畦内10厘米地温达到10℃以上即可播种。

温度管理:

冬春育苗期注意保温,避免苗期处在8℃以下的低温,夜间温度应在12℃以上,白天温度15~20℃。

水肥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多施用氮肥,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减缓先期抽薹。

喷施生长调节剂:

用矮壮素溶液或青鲜素溶液喷施生长点,抑制抽薹开花。

及时采收:

在花薹尚未长出前采收,或用劈叶收获法,减轻先期抽薹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