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脉枯病

苦瓜脉枯病是一种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苦瓜的茎、叶和果实。以下是有关苦瓜脉枯病的详细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症状特点

茎部病斑:浅灰褐色,呈长条或不规则形,具小黑点,有时裂开,潮湿时有流胶现象。

叶部病斑:较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灰褐色,具轮纹和小黑点。

果实受害:形成不规则的凹陷斑,黄褐色,上生小黑点,严重时开裂腐烂。

发病条件

温度:最适温度为18-25℃,温度超过85%是病害发生的最适条件。

土壤条件:重茬地或含水量大、通风透光性差的土地发病很重。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将种子消毒后用开水变温浸泡5-10分钟。

轮作:与非瓜类作物间隔2-3年轮作。

加强栽培管理:配方施肥,露地栽培防止积水,保护地适时放风。

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45%特克多悬浮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另外,棚室还可喷撒5%加瑞农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

建议农户在种植苦瓜时,注意改善土壤条件,合理轮作,并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以减轻病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