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黑米饭的来历和传说
广东黑米饭的来历和传说有多种版本,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说法:
纪念牛耕作的辛苦
在从江的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至今保留着吃黑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俗称“黑米饭节”。制作黑糯米是古时候农民为了纪念牛一生为农民耕作的辛苦,表达对牛的惦念和尊重。节日前当地群众山上采来的野生新鲜南烛叶,用传统的舂米机捣碎后挤 出黑汁泡糯米,蒸熟后就做成了黑糯米饭。
纪念杨文广
传说北宋名将杨文广被奸臣所害投入狱中。他妹妹每天送进牢里的饭菜都被狱卒抢吃了。她想了个办法,上山找来草药杨桐叶捣出黑汁泡糯米蒸熟送入牢中。狱卒看到这一篮黑饭,以为很脏,再也不抢吃了。兄妹约定四月初八那天劫狱,由于天天吃糯米,杨文广浑身是劲,他挣脱了锁链,把监牢的门打开,其他被关押的人也全逃了出来,妹妹带领寨里的人也前来接应,打败了敌人。之后,杨文广奋战疆场,洗脱了罪名。杨姓人家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都做黑米饭,杀鸡宰鸭,取出腌制的酸鱼酸肉,喝酒唱歌,以示庆祝。
乌米饭的传说
乌米饭,又称“黑米饭”,是一种用当地名叫“黑饭树”的嫩叶浆汁染黑了的糯米饭。靖州苗侗民族有“四月八”姑娘节吃黑米饭的习俗。相传北宋时期,杨家将的后人杨文广奉旨平蛮,兵败后被朝廷奸臣陷害,囚于狱中,亲人探监送去的食品全被狱卒抢食一空。为了让哥哥吃上饭,杨八妹上山遍尝百草百木后,采得乌饭叶榨汁,把白米饭做成黑米饭,狱卒怕饭有毒不再抢食。杨文广得以饱餐,体力逐渐恢复,终于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晚上,兄妹里应外合越狱逃走,杨八妹却在救援中牺牲。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忙着采黑饭叶做黑饭,杀鸡宰鸭,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
这些传说和习俗不仅体现了广东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也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