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馒头来历
南乡馒头是 浙江省缙云县大源镇的传统名点,具有悠久的历史, 最少已有千年。以下是关于南乡馒头来历的详细归纳:
发源地与历史
南乡馒头的发源地是大源镇,蔡氏是大源的大姓,来大源定居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2008年,南乡馒头被列入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制作工艺
南乡馒头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包括用大米、白药、米粬混合发酵成酵水,再拌入面粉揉和渗透后,经保温发酵再成型蒸熟。
发酵过程中,面团需要经过一夜的发酵,然后揉面团挤出大气泡,搓成条状,揪成小面团,揉搓成圆柱状后放入蒸笼中完成二次发酵后蒸熟。
相关典故
胡则的传说:在南宋时期,缙云南乡大黄村的祖先胡则(即胡相公)为官清正廉明。有一年腊月二十五日,胡则用从缙云南乡带来的麦面做馒头招待来访宾客。他手指馒头对来宾说:“丹心一点馒头记,一生只为清白来。”欲来行贿的官员听懂了胡则的言外之意,吃罢馒头纷纷悻悻告辞。从此以后,缙云南乡馒头名扬天下,胡氏后裔为了纪念先祖胡则,把腊月廿五定为馒头日。
文化意义
南乡馒头不仅是美食,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腊月廿五,南乡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这个习俗已传承上千年。
在馒头蒸好后,人们会在馒头上点红粉,这象征着清廉和吉祥。
综上所述,南乡馒头不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是缙云南乡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相关的典故故事,使其成为了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