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幼苗期特征
冬瓜幼苗期的主要特征如下: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两片子叶充分展开,第1真叶露出为发芽期。种子吸收一定水分,在一定温度下便可以萌动发芽,至两片子叶充分展开,第1真叶露出时约需7~15天。温度稍高,发芽期较短;温度稍低,则发芽期较长。
幼苗期:
从第1真叶露出至第6~7真叶展开,并抽出卷须。这时期,根系已经相当展开,生长的重点是地下的根群,主根不断向下伸展,第二、三级侧根不断增加,上层多下层少,呈锥形分布,能够大量吸收水分和肥料,为地上部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幼苗期的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几乎同时进行,有些早、中熟品种,已经开始分化花芽。例如,北京一串铃冬瓜、车头冬瓜,在3~5叶节时就开始连续分化雄花、雌花。晚熟的大型冬瓜,则在15~25叶节时开始分化第一雌花。
抽蔓期:
冬瓜幼苗期结束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约需10~20天。幼苗期节间短,可以直立生长,幼苗期以后,节间伸长,便转为匍匐生长。幼苗期以后每节都能抽生卷须和腋芽,腋芽可以长成侧蔓。至一定节位便发生第一个花蕾,发生花蕾的迟早因品种和栽培季节而不同,早熟品种在10节以内便现蕾,中熟和晚熟品种一般都在10节以上才现蕾;早春播种比夏季播种植株的现蕾节位低。
环境条件:
幼苗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28℃,长期低于25℃则幼苗生长缓慢,叶色黄绿,长期高于28℃则叶色黄绿,叶肉薄,上胚轴伸展过长,茎秆纤弱,表现为徒长,抗性减弱,易感染病害。在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期,以25~30℃为宜。长期高于适温范围,容易引起植株早衰,萌发侧枝,抗性减弱,易发生病虫等为害。
光照:
冬瓜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冬瓜对光照长短的适应性较广,已对日照要求不太严格,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时,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结果,特别是小果型的早熟品种,在光照条件很差的保护地栽培,也能正常开花结果。冬瓜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每天有10~12小时的光照才能满足需要。
水分:
冬瓜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需要较多水分,但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授粉、座果和果实发育。冬瓜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发的能力强,但茎叶繁茂,蒸腾面积大,消耗水分多,因此,耐旱性稍差。空气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授粉、花粉发芽、坐果和果实的正常发育,80%的相对湿度利于坐果。
营养:
冬瓜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富含有机质,肥沃深厚的黏质壤土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吸收量是幼苗期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开花结果期、特别是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吸收量大,后期吸收量又减少。冬瓜生长期长,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强,施用肥效长的有机肥料增产效果好。
综上所述,冬瓜幼苗期是从种子萌动到第6~7真叶展开并抽出卷须,这一时期根系发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花芽开始分化。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水分是这一时期管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