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有哪些?
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机制砂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对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
一、新型机制砂的定义及特点
新型机制砂是指通过工业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天然石料加工成符合规定要求的砂料。与传统天然砂相比,新型机制砂具有以下特点:
纯度高:新型机制砂不含杂质,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
粒形好:新型机制砂粒形整齐,颗粒级配合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供应稳定:新型机制砂生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可保证稳定供应。
环保节能:新型机制砂生产过程中,能耗低,有利于环保。
二、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
- 国家标准
我国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主要依据《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和《建筑用碎石、卵石》(GB/T 14685-2011)两个国家标准。这两个标准对新型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含粉量、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 颗粒级配
新型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1)细度模数:1.6~2.6,根据工程需要可适当调整。
(2)级配曲线:应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级配曲线要求。
- 含泥量、含粉量
新型机制砂的含泥量、含粉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1)含泥量:不大于3%。
(2)含粉量:不大于5%。
- 压碎值
新型机制砂的压碎值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1)压碎值:不大于30%。
- 针片状颗粒含量
新型机制砂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1)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 水泥净浆磨光值
新型机制砂的水泥净浆磨光值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1)水泥净浆磨光值:不大于60。
- 其他指标
新型机制砂还应满足以下指标要求:
(1)碱活性:不大于0.6。
(2)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3)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
(4)有机物含量:不大于0.5%。
三、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措施
- 严格原材料选择
生产新型机制砂的原材料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形好的天然石料。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优化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破碎、筛分等环节,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
- 加强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 完善检测体系
建立健全新型机制砂的检测体系,对生产出的砂料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严格产品追溯
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对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安全。
总之,新型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保障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加强过程控制,才能确保新型机制砂的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提供优质原材料。
猜你喜欢: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