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芋头种植技术
旱芋头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
旱芋头喜欢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潮湿地带种植。土壤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佳,同时应避免与马铃薯、姜等需钾多且易发生地下害虫的作物轮作。
品种选择:
选择球茎无伤口、顶芽的芽尖保存完好、重量在50克左右、呈圆球形的球茎为宜。种芋应从健康植株上选取,避免使用有病虫害的球茎。
种植时间:
春季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露地种植。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底播种,南方地区可以在4月上中旬播种。
催芽:
为保证出苗整齐,可在播前15-20天进行晒种催芽。催芽时可将种芋密排于催芽畦内,保持湿度,温度控制在18-20℃,经15-20天芽长1厘米左右即可播种。
整地施肥:
地整好后按80~10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0厘米,深35厘米,然后进行沟内施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48%硫酸钾复合肥60公斤。
播种方法:
选无病虫、无伤口的种芋摊晒3~4天后密排于室内,上盖8~10厘米厚的湿沙催芽,室温保持在20~25℃。20~30天后芽长3~4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栽植。在畦上开两条排种沟,沟距30厘米、深7厘米,沟中浇足水后排种芋,株距33~40厘米,每亩4500~5000株。
浇水管理:
芋头出苗前不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出苗后80天,结合浇水在植株旁边打孔施肥。忌土壤干燥,遇旱则黄叶、枯叶,但土壤过湿积水也不利根系生长。幼苗期土壤见干见湿,遇雨则应注意排水。
中耕培土:
芋头幼苗期结合追肥要进行中耕灭草暖地,幼苗结束时中耕并使栽培沟成为平地,以后以20来天培土一次,厚7厘米,共两次。培土的目的在于抑制子芋、孙芋的顶芽萌发及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使芋头充分膨大和发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植株的抗旱能力。
适时采收:
芋头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长江流域早播的早熟品种多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采收,迟播的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中晚熟品种多在9月底到11月上旬采收。因市场需要可以适当提前或延迟采收,但一般应在重霜前收完,以防止芋头受冻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种植旱芋头,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