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排酸

羊肉排酸是指 将宰杀后的羊迅速冷却后,在0-4°C的条件下放置8-24小时,让羊肉排空残余的血液以及大部分的体液。这个过程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口感更加鲜嫩,并且比新鲜宰杀的热鲜肉更加安全。

排酸肉是活牲畜屠宰经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将两分胴体送入冷却间,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下将肉中的乳酸成分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后挥发掉。同时,细胞内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鲜味物质基苷IMP(味精的主要成分),经过排酸后的肉的口感得到了极大改善,味道鲜嫩,肉的酸碱度被改变,新陈代谢产物被最大程度地分解和排出,从而达到无害化,同时改变了肉的分子结构,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

排酸过程中,肉毒酸菌等微生物不会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的腐败。在0~4°C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稍微干油膜,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进入及在肉的表面繁殖。此外,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一些变化,更加容易咀嚼和消化,更好的吸收。排酸后的羊肉营养更为丰富,肉质柔软有弹性、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多汁味美,并且更易切割,切面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不会膻。

综上所述,羊肉排酸是一种重要的肉品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提升羊肉的品质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