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博过程中,文献综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梳理学术脉络,还能够展示考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定义、撰写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完成这一环节。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分析的过程。它旨在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选题:首先,考生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然后针对这一领域进行文献搜集。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文献搜集:搜集文献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文献:
(1)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纸质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等资源。
(2)网络资源:利用学术搜索引擎、数据库、网络期刊等获取相关文献。
(3)导师推荐:向导师请教,获取导师推荐的文献。
文献筛选: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保留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文献,剔除无关或重复的文献。
文献阅读:认真阅读筛选后的文献,了解文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梳理学术脉络:根据阅读的文献,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撰写文献综述:按照一定的结构,将梳理出的学术脉络进行撰写。
(1)引言: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主体: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
(3)结论: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观点、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确保文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选择具有权威性的文献,避免引用虚假或低质量的文献。
避免抄袭: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确保自己的观点和论述是原创的,避免抄袭他人成果。
注意文献综述的结构和逻辑: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撰写,确保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突出重点:在文献综述中,要突出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
保持客观:在分析文献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
总之,在考博过程中,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对于展示考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考生应认真对待这一环节,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撰写,以提高自己的考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