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机制砂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砂石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在砂石材料中,机制砂和河砂是两种常见的砂石原料。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往往较高,这给建筑物的质量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对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进行严格控制,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一、机制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1. 含泥量控制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0.5mm以下的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2%。

(2)0.075mm以下的微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3%。

(3)0.015mm以下的超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5%。


  1. 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石粉含量应不大于15%。

(2)石粉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1. 含泥量控制标准

河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0.5mm以下的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3%。

(2)0.075mm以下的微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5%。

(3)0.015mm以下的超细粒级含量应不大于8%。


  1. 石粉含量控制标准

河砂的石粉含量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石粉含量应不大于10%。

(2)石粉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3%。

三、控制措施

  1. 优化砂石开采与加工工艺

(1)采用先进的砂石开采技术,减少泥沙混入。

(2)在砂石加工过程中,加强筛选、清洗等环节,降低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1. 加强原材料检验

(1)对机制砂和河砂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剔除,避免其进入生产环节。


  1. 优化配比设计

(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合理设计砂石配比,降低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2)在配比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粒径砂石的掺量,以降低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1. 严格把控生产过程

(1)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确保砂石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结论

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是影响建筑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必须对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优化砂石开采与加工工艺、加强原材料检验、优化配比设计、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机制砂和河砂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

猜你喜欢:选矿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