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翻译案例分析:翻译失误如何影响产品上市

医疗器械翻译案例分析:翻译失误如何影响产品上市

在全球化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然而,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翻译失误则可能导致产品上市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医疗器械翻译失误对产品上市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

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心脏支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该公司委托一家翻译公司进行产品资料翻译。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出现了多处翻译失误。

二、翻译失误案例分析

1.术语翻译错误

在心脏支架的产品说明书中,翻译人员将“支架”翻译为“stent”,虽然这个词汇在医疗器械行业中较为常用,但并未涵盖心脏支架的所有特性。正确的翻译应为“coronary stent”,即“冠状动脉支架”。

2.描述不准确

在产品说明书的技术参数部分,翻译人员将“支架直径”翻译为“diameter of the stent”,虽然表述无误,但未说明支架直径的测量范围。正确的翻译应为“diameter of the coronary stent (range: X-X mm)”,即“冠状动脉支架直径(范围:X-X毫米)”。

3.翻译遗漏

在产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部分,翻译人员遗漏了关于支架安装位置的限制。正确的翻译应为“Please ensure that the stent is properly positioned in the coronary artery (X-X mm), avoiding any areas with stenosis or aneurysm”,即“请确保支架正确安装在冠状动脉(X-X毫米)内,避免任何狭窄或动脉瘤区域”。

三、翻译失误对产品上市的影响

1.产品上市受阻

由于翻译失误,该公司的产品说明书存在多处错误,导致产品无法顺利通过国际认证机构的审查。这使得公司不得不重新进行翻译,延长了产品上市时间,增加了成本。

2.安全隐患

翻译失误可能导致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不准确,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如上述案例中,支架安装位置的错误描述可能导致支架在患者体内位置不当,影响治疗效果。

3.品牌形象受损

医疗器械产品翻译失误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翻译失误将使公司失去潜在客户。

四、总结

医疗器械翻译失误对产品上市的影响不容忽视。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企业应重视翻译工作,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翻译质量的把控。同时,加强与翻译公司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翻译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造福全球患者。

猜你喜欢:网站本地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