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监测有何要求?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8项,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和集中控制制度。这些制度对企业环境监测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活动前,必须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

  2. 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如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3. 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

二、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要求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主体工程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其达标排放。

  3. 对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运行的效果进行监测。

三、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以约束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其达标排放。

  2. 对排污收费的征收和缴纳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制度的实施。

四、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企业在排放污染物前,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企业申请排污许可证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2. 对企业持证期间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其持续达标排放。

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要求企业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企业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测。

  2. 对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六、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对自身环境进行整治。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企业环境整治前后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2. 对企业环境整治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七、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要求企业对已存在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污染源治理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2. 对污染源治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八、集中控制制度

集中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集中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如下:

  1. 对集中控制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2. 对集中控制设施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总之,8项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监测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3. 定期对企业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强化环境监测执法,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5.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监测管理,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6. 积极推广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监测效率。

  7. 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素质。

  8.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共享,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利用率。

总之,企业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严格按照8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质量管理系统